6月,孙洪伊等人在北京创办《国民公报》后,开始发动第二次请愿。
6月16日,各省150余名请愿代表开始陆续赴京,共递10份请愿书,并向摄政王载沣上请愿书。孙洪伊在请愿书上指责政府对于预备立宪“真诚意少,敷衍之意多”。
6月27日,清廷发布上谕,说无法提前召开国会,并严令以后“毋得再行渎情”。
8月31日,梁启超预言:“全国之兵变与全国之民变必起于此一二年之间,此非革命党煽动之力所致也,政府迫之使然也。”由此引发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。
[值班总编推荐] 北京“体育八条”能否打响体质保卫战
[值班总编推荐] 习近平: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 ...
[值班总编推荐] 闽台亲上亲 融合 ... 融合之光辉映...
朱晓凯:每一个人的历史都应该被记录
【详细】
詹 丹:一处被忽视的点烟“闲笔”
解读民心、民本、民生、民意与民情
无论什么角度的“中国风险论”都站不住脚
手机光明网
光明网版权所有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